蒼南新聞網3月13日消息:日前,蒼南縣金鄉科技服務公司負責人繆先生,向蒼南縣電線紙包機企業綜合服務中心送去一面題詞為“愛心為民,排憂解難”的錦旗,感謝該部門解決了困擾他40年之久的企業歸屬難題。
改革開放初期,由于公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未頒布實施,私營企業登記受限,繆先生獨自出資5000元,在1984年成立掛靠蒼南縣科技協會的蒼南縣金鄉科技服務公司。當時這種掛靠集體企業從事生產經營的私營企業,被稱為“紅帽子企業”。盡管后來私營企業辦理不再受限,但繆先生因為沒有參與企業改制,其企業經濟性質并未更改。
直至最近,因企業經營需要,繆先生前往該縣企業綜合服務中心申請辦理企業法定代表人變更事項登記業務,才得知由于企業歸屬涉及縣科協,需要縣科協出具變更同意文件,才能辦理該業務。但事實上,縣科協從未參與過這家企業的經營活動,再加上企業注冊歷史已久,縣科協相關干部并不了解實情,也無法出具變更同意文件。
針對繆先生的困擾,縣企業綜合服務中心“辦不成事”兜底服務工作室,組織縣科協、縣市監局、企業代表等,召開一場問題訴求專題協調會,商討“紅帽子企業”疑難訴求閉環解決機制。
“不同于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若想變更法定代表人,只要股東決議通過變更,登記部門就能根據決議為企業辦理該項業務。”蒼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注冊分局副局長魏事要介紹,經過專題會安排,縣企業綜合服務中心通過查詢原始檔案、上門走訪交流等,確定縣科協在企業注冊時并未出資,并解決產權界定、產權歸屬等企業問題,順利為企業變更經濟性質,再為企業辦理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業務,化解了企業遺留40年的歸屬難題。
據了解,經過排摸調查,蒼南現仍存有“紅帽子企業”10家左右。蒼南將通過典型個案形成的解決機制,推動解決企業共性問題,幫助這類企業紓難解困。